第91章铁矿资敌案

不过当天齐黒横就被皇帝叫去狠狠责骂了一顿,原因只有一个,孟忠厚把他给弹劾了,因为他在皇城司撕毁了证据。

皇帝赵构很生气,挑战皇城司就是挑战他皇帝,因为皇城司是他皇帝的私人衙门,也敢不给面子,这岂不是不把他这皇帝看在眼中?

把齐黑横诚惶诚恐跪地求饶,还狠狠的扇了自己好几耳光,脸都肿了。

皇帝赵构这才作罢,不过还是下旨罚了他三个月份俸禄,以示惩戒。

尽管只有区区三个月的俸禄,对齐黑横来说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但这是公开的处罚,朝野上下都知道的处罚。

处罚本身对他的声誉和脸面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走到哪官员都会背后指指点点,笑话他,让他很没面子,也很窝火,却无可奈何。

齐黑横私下里会见了自己的儿子,了解事情经过,得知当天晚上发生的原委。

原来他的儿子在景兆贤的儿子景大寒的怂恿教唆之下,居然想陷害薄聪,找了个老太婆想诬陷他强暴非礼,结果被人做了手脚,搬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齐黑横一方面对薄聪恨之入骨,另一方面又对景大寒父子也是心生怨恨,若不是景大寒怂恿儿子去干这蠢事,又怎么会被皇城司的人算计?从而动用刑法逼出了那故意杀人案呢?

所以儿子有今天,也与景兆贤父子脱不了干系。

太常卿是个火爆脾气,儿子眼看就要掉脑袋了,便跑去找景大寒劈头盖脸一通臭骂。

景兆贤如何不知道事情原委?这件事本来就是他跟他儿子两个人商议算计薄聪的,结果没想到却害到了齐少爷,而且搞得他儿子也成了笑话。

当时在现场他还往皇城司的人身上泼脏水,结果搞了半天不是皇城司的人,而是他的好友齐少爷,为那事景大寒也是被国子监的人指指点点。

所以景兆贤面对齐黑横的臭骂却只能赔着笑赔不是,无可奈何。

这案子秦桧没有插手。

因为证据确凿,而且影响非常恶劣,整个京城的轰动,连皇帝都过问了此事,这样的案子又何必去保?得不偿失。

于是没过多久,那位齐少爷便以故意杀人处以绞刑。

好在皇帝看在太常卿齐黑横的脸面上,给他儿子留了一具全尸。

那两个帮凶高少爷和牛少爷被各打了五十大板后刺配充军了。

齐黑横因为这件事记恨上了薄聪,处处想找他麻烦,可是薄聪后面有皇城司,他上次挑战皇城司就被皇帝赵构狠狠的训斥了一回,还罚了俸禄,哪还敢轻举妄动?只能把这笔账记在心里,等待时机。

……

这天。

孟晓梅来找薄聪说道:“有一个案子需要你出现场。”

薄聪一听就来了兴趣,现在最让他有精神的就是破案了,因为破案可以有积分,只要有了积分,就能从商场买到他中意的东西。

不仅包括法医刑侦设备,还有一些这个时代能换钱的好东西。

他马上说道:“是什么案子?是命案吗?”

“不是,是一个间谍案,我们潜伏在金国的细作传回来消息,说金国收购了一批铁矿石,就是从江南运去的,具体是谁不清楚。

根据这个线索,我们需要对江南从事海运的船进行调查,看看能不能找到线索,揪出资敌的奸商来。”

铁矿是冷兵器时代非常重要的战略物资,而金国由于受到自然环境恶劣和低下的生产力的影响,基本上没有开采出像样的铁矿。

宋朝大量的铁矿被运送到金国,显然对大宋是极其不利的,这是一件非常严重的资敌罪行。

薄聪立刻精神来了,说道:“需要我鉴定什么?”

孟晓梅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说道:“需要鉴定什么由你来告诉我呀,我怎么知道你的祖传法宝中有什么能够鉴定的?得由你去确定啊,只有能帮我们破案就行。”

薄聪这才明白他们还没有发现可以取证的东西,实际上就是让他去寻找证据,并且看看是否需要进行相关的鉴定来锁定证据。

提取到足够的证据之后就能够破案了,毕竟将来从事海运的大小商户几百家,总不能全都抓起来挨个审讯。

薄聪点头道:“我明白了,咱们走吧。”

接下来几天,薄聪他们调查了三家在临安乃至江南数一数二的大商户,这些巨商名下都有海运船队,常年从事海外贸易。

因为宋朝是鼓励海外贸易的,这些富商从海外贸易中赚取了巨额的利润。

当然大宋朝廷也从海外贸易中征收到了大量的关税。海上贸易的关税甚至占到了大宋整个财政收入的一半,成为大宋主要的税收来源,由此可见南宋时海外贸易的繁荣和发达。

他们第一天调查的三家最大的商户的海运船只,其中有航线走大和国和高丽国。

因为大宋与金国正在开战,而高丽已经倒向了金国,成为金国的藩属国,断绝了与大宋的关系,但是经过数年前的大宋与高丽的战争后,大宋大获全胜,控制了高丽的中南部,建立了都护府。所以大宋与高丽中南部的贸易往来非常活跃。

由于大宋严格控制与金国的贸易往来,所以金国大量的生产生活物资常常通过转口贸易的方式来解决,其中就包括从大和及高丽的奸商那里获得需要的物资,之后再私下里转卖给金国。

即便大宋与金国之间已经和谈达成了停战协议,但是贸易依旧远远没有正常化,所以金国不得不继续通过转口贸易来获取急需生产生活物资,尤其是战略物资铁矿。

这次薄聪他们来查铁矿运输,重点就是排查做这种转口贸易的海运商家。

皇城司有不少善于查账的高手,通过清查账目寻找蛛丝马迹,当然做这样的事情一般不可能放在明面上,肯定有阴阳两套账本,而私下里的账本是不可能直接拿到的。

薄聪需要做的就是寻找运输铁矿的证据。

他提取了三家所有海运商船上的若干微量物证检材,将来用于检验。

每艘船的船舱可能存放矿石的位置,薄聪都进行了检查提取。

只不过,所有船舱显然都经过了清洗,薄聪只能从缝隙提取到一些微量物质用于检测,看看能不能寻找到铁矿石,只要是能确定是铁矿石的,那么就会作为重点嫌疑进行重点盘查了。

提取到的微量物质要想检测出里面是否为铁矿石,需要的设备薄聪买不起,也不愿意买,租赁也挺贵的,他现在几乎是财迷得连一个积分都不愿意掏出来。

他想尽早凑够积分买下一台dna检测仪,那才是他最想拥有的破案设备。

所以他虽然提取到了微量物质,却不着急着进行检测,因为有上百家商家都在做海运,他要把所有的商船的微量物证全部都提取到了之后,再用一天时间批量的进行检测。

这样他就不用反复的租借相关仪器了,可以节省积分。

忙碌了一天,薄聪从皇城司步行回家。

他身穿便装,他路过一家画坊,忽然有人在画坊里叫他:“薄先生!”

薄聪扭头一看,却是嘉兴县的县丞赵子偁。拱手说道:“赵大人怎么在这?”

赵子偁快步出来拱手一礼,高兴地说道:“想不到在这能见到先生,我还说准备去皇城司拜访呢,这不就碰到了吗?我已经从嘉兴县调到临安府来了,如今在尚书省任宣教郎。”

薄聪一听忙笑着拱手道:“恭喜!”

赵子偁笑道:“同喜同喜,对了,相见不如偶遇,现在遇到了,寒舍就在前面,不如到寒舍饮杯水酒,叙叙旧如何呀?”

赵子偁很想跟薄聪搞好关系,他对薄聪的临摹字帖的能力非常惦记,这个是发大财的机会,可好像薄聪似乎并不打算用这东西来挣钱,这简直是揣着金饭碗要饭。

他又不好点破,他还指望从薄聪这再捞点钱呢,哪能放过这个机会?

他能调到嘉兴县来,其实也是因为在薄聪破获的那个金国细作案中帮了一些忙,也算得了功才得以调任,所以多少对薄聪也是心存感激的。

请他到家中吃酒,除了结交于他为将来再请薄聪帮他临摹名帖字画打基础之外,也有几分回报的意思。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