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诸葛巡诡计

《三国:克复中原》全本免费阅读

十月中旬过后,豫章郡多地也纷纷扬扬落起了雪花。

诸葛亮坐镇南昌转眼过去几日,起初,坐镇真的只是坐镇,有荆州和江夏派驻的兵马在,南昌城倒风平浪静。

然而处于这种军管状态下久了,问题便开始发生了。

城中的交易几乎停滞,随后治安事件开始频发。

不少人开始在城门处聚集,声称要出城谋生路,守军驱逐都来不及,终于在东门,爆发一起冲撞城门的事件。

为此,诸葛亮的护卫长薛夏甚至从驻军中请了一曲兵马驻扎郡府,以保诸葛亮安全。

郡府中,诸葛亮端坐正堂,郡府与县府陷入瘫痪,凡是有品级的官员,几乎被黄忠一撸到底,全部打包送去了襄阳请赏。

余下负责具体事务的,也皆战战兢兢,事无巨细,不敢决断,尽数呈报至郡府。

最后,也就送到了诸葛亮手中。

而黄祖却迟迟没有派接管郡务的人过来。

伴随着治安状况愈加频发,诸葛亮意识到自己不能光守着南昌不动了。

他给黄祖去信,说明南昌群情不安的状态,结果黄祖回了一句话。

“事急从权,贤婿看着办。”

诸葛亮年纪轻轻,又是白身,这也是头一遭见呀,然黄祖都说了,事急从权,诸葛亮只好再度看向那堆已经翻了一遍的文书案牍。guwo.org 风云小说网

只能照着他治理家族的经验,来处置这些了。

百姓不安,始于生计,诸葛亮率先解除开市禁令,重新开放坊市,同时发布政令,派人监管,以防囤积居奇,恶意涨价的事发生。

解除全面封城令,西南二门,辰时至未时为开放状态,可自由出入。

西门外的渡口有一处鱼获集散地,西门内也有一处鱼市,这是许多人仰仗的生计。

而进出南门的,主要是樵炭,大冬天的热需产品。

果然,这几道政令下去,短短两日,南昌的舆情顿时好了大半。

“诸多根源,皆在生计。”诸葛巡感叹。

往下,诸葛亮开始拟定更细致的条令。

薛夏上前,“小主君,黄将军来报,建城与建昌,已悉数占领,不过建城守将韩林并未北撤,而是朝南撤去,欲攻新淦,以断长沙方面粮道。”

诸葛亮听罢,放下笔,取过舆图看了起来。

“太史慈倒是定力不错。”诸葛亮评价道。

新淦宜春之南多山,乃是从分治豫章的庐陵郡所在,以孙辅为太守,韩林南走,去了山中,便难对付了。

庐陵和豫章的关系,跟章陵和南阳的关系类似,是郡中郡。

庐陵郡境内多山,地势复杂,且多有山越杂居其中。

虽然都是孙策的地盘,但前者与山越对峙,对豫章战事,威胁不大。

诸葛亮当即修书,将下一步构想告知黄忠刘磐,同时也将情报和对策统一发给甘宁和刘虎。

太史慈失了建城与建昌,海昏便也失去了转圜空间。

诸葛亮的下一步,便是围猎海昏。

···

彭蠡泽雾气蒸腾,一只小舸在湖中荡漾,一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民撒下一片网,然后驱使小舸慢慢朝岸靠去。

“喂,此处不可打鱼!”

高处突然传来一声呼喝,来自一条徐徐驶来的楼船。

“老头子在这打了半辈子鱼了。”一道沧桑的嗓音回道。

“速速离开,否则放箭了!”楼船上警告道。

“军爷息怒,我这就走!”

老头立即认怂,手忙脚乱地扯回网,摇着小舸离去。

雾气中,船上另一道声音响起,“可是有可疑之人?”

“附近的渔夫,经常看到上江里打鱼,我让他离远点。”

“嘁,还以为有细作呢。”

小舸靠岸,渔夫瞥了眼鱼篓笑笑,似乎对自己的收获十分满意。

他背起鱼篓上岸,将小舸系好,随后离开。

没多久,他便出现在柴桑城下。

柴桑城虽处于黄祖水军包围之中,但并没有彻底戒严。

在南方这个时节,鱼获是百姓熬过冬日不可或缺的食物,只要不是兵临城下,柴桑城便不会闭城。

渔夫十分顺利的入城,径直来到县府外,经人一通报,不到片刻,便有两道身影迎出来,一中年,一青年。

守卫不由讶异,来者是何身份,竟让朱治将军和徐盛县令一起来迎接。

朱治一边迎人入内,一边笑问:“哈哈哈,公覆,可将你盼来了,路上可遇风险?”

黄盖朗笑一声,拍了拍蓑衣,“江夏水军倒是巡视得紧,不过他们为难某一老渔夫作甚,哈哈!”

徐盛陪笑,“黄老将军这身装扮,莫说江夏兵,即便是我也认不出来。”

“太史子义,可到了?”

“昨日刚到,南面战事吃紧,公覆若再不到,他可就回海昏了,请!”

“请!”

几人一起入了内堂,黄盖当即见到一道健硕身影立于堂前,正对着自己拱手。

他的身侧,还有一位十分年轻模样的人站立。

大个子他自然认得,太史子义,不过这少年

却很面生。

朱治连忙介绍,“公覆,此乃凌操之子凌统,字公绩。”

黄盖给太史慈还礼,又朝凌统拱手,“真是年少有为!”

几人寒暄着来到案旁,上方正是豫章舆图,一只只木质小舟摆放其上,代表各方势力。

“此番刘表黄祖携手攻豫章,来势汹汹,公苗与德谋先后失利,此刻黄忠刘磐刘虎三军,已拿下海昏外围诸县,黄祖对柴桑虎视眈眈,局势万分危急。”

朱治先将大概情况向黄盖介绍了一番。

黄盖眉头紧蹙,面色凝重地注视着舆图。

太史慈突然问:“公覆,可知主公身体是否康复?”

黄盖叹一口气,“主公伤情反复,不容乐观。”

闻言,太史慈面色也凝重起来。

孙策与他,乃是不打不相识的知己手足。

“子义切莫太过忧虑,当务之急是解决眼下困境,也叫主公少些担忧。”

“是呀是呀。”徐盛附和。

于是几人纷纷望向黄盖。

“主公对公瑾颇为倚重,公瑾可有良策?”

黄盖深吸一气,驱散心头阴霾,伸手指了指庐江郡。

“程普将军虽有折损,然江北军依然是老主公旧部精锐,最强战力,蒋钦水兵屯于皖口,可与黄某合兵一处,周泰余部已在彭泽休整完毕,得兵两千余人,此三军已于外围对黄祖成合围之势。”

几人纷纷点头。

“如今黄忠刘磐刘虎三军回至南线作战,正是黄祖南北难以兼顾之时,我等不如合力一处,里应外合,先以突袭之计取黄祖,再合兵收复南昌,最后与黄忠等军在南决战。”

几人皆认真地注视着舆图,看着上方标注若有所思。

诚如黄盖所述公瑾之计,黄祖等军先前围了柴桑,让江东方面被动不已。

但如今,荆州方面南北分流,反过来看,黄祖军倒不经意间落在江东诸军的包围之中。

黄祖周遭,赫然是朱治军,徐盛军,凌统军,太史慈军,周泰军,周瑜军,程普韩当军,陈武军,蒋钦黄盖军皆在。

虽各军兵力少而散,但若群起而攻之,黄祖即便有庞大水师,但未必应付得过来。

“且勿忘了,赣水之上,还有一支甘宁军,甘宁行动历来诡谲,孙河将军,便是在疏忽之时,被其劫营所杀,且据我所知,南昌城破,亦是甘宁率先破城的。”太史慈警示道。

“江夏黄氏何时出了这等厉害人物?”黄盖感到意外。

朱治倒清楚,解释道:“甘宁甘兴霸,原是刘表麾下,后投了黄祖,起初并不受重视,但不知为何,下雉一战,甘宁已颇受黄祖器重。”

这时,一时默不作声的凌统愤然开口,“甘宁之器重,乃是用家父首级换的,吾誓杀此獠,为父报仇!”

几人看着凌统,稍有动容。

这场战斗,绝非只是荆州与扬州,江夏与江东的利益之争,期间更是掺杂了太多的血债仇恨。

孙坚之死,黄射之死,凌操之死,甚至诸葛玄之死,加上双方无数将士之死,可谓国仇家恨。

凌统突然道:“甘宁一路,便由小将出手牵制,吾军虽少,牵制有余。”

朱治有些担心,“公绩,不可意气……”

“朱将军放心,家父旧部,吾待之如亲,不会意气用事。”凌统直接打断了朱治。

朱治颔首,轻拍凌统肩膀,心中感慨:心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