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战乱前奏

《三国:克复中原》全本免费阅读

章陵郡,复阳县。

刘备在复阳县待了两日,除了与诸葛巡走乡访里外,两人也进行了一次较为正式的谈话。

核心的问题,还是如何对待徐晃这一存在,因为他与郭嘉占据着宛县以及整个北方。

这样,诸葛巡就不得不与刘备一起算一笔账了。

是在旷日持久的对峙争夺之中不断投入钱粮、时间、精力,甚至兵士的性命,还是专注提升实力,养精蓄锐之后碾压一波。

然后刘备提出疑问,你在积蓄,对手也在继续呀。

诸葛巡无法反驳,但这才是诸葛氏运营的核心魅力啊。

别人种田产三石粮,我能产六七石,我一年还能种两熟。

你怎么跟我比?

这还仅仅是粮食一项影响,别的影响还多着呢。

只不过,对于刘备,诸葛巡也没有和盘托出,光农事一项,就够他先忙活一阵了。

于是刘备告别诸葛巡与诸葛亮,并根据指引,往章陵县找石韬与黄叡去了。

往后几日,一经有空,诸葛巡便与诸葛亮一道前去月水寨。

偌大的一片土地,兄弟两人有商有量,一起规划起各项功能区,以后工人住哪,生产制造点在哪,生活区域在哪,要打造那些防护设施与警戒设施。

三弟对于此种事乐此不疲,甚至连晚上回到复阳县,也依然秉烛画图。guwo.org 风云小说网

除了月水寨,还有复阳县,作为未来的枢要城池,复阳县或许会成为诸葛氏新的军械制造基地。

山势险要,易守难攻,区位关键,坐断南阳与汝南这天下两大郡,倚沔水之近,扼淮水之源,顺水势可对江水与淮水皆施加影响。

孙吴大帝一辈子都越不过去的合肥城,在诸葛巡眼中就如一级台阶一般简单,而且是下台阶。

目前来看,诸葛巡找不到更好的地方。

而且在桐柏与大复两座大山之中,必然也有不少其他矿藏,前期靠输送,或许未来,可以实现就地补充。

诸葛亮待在复阳几日,简直不想回隆中了,因为这里的事太多太新了,很能满足他的奇思妙想和构思欲望。

他甚至写了一封信给黄月英,让黄月英也来。

对于三弟的举止,诸葛巡向来是包容的,喜欢待复阳就待复阳,隆中那边,已经是按部就班的状态,再者还有韩嵩盯着。

忙碌一天的兄弟俩,从月水寨回到宅中,诸葛亮诧异发现,黄月英竟然到了。

自己的信,怕是没到隆中吧。

此刻她正一人跪坐在堂中,身旁只有一名侍女陪着。

“月英,吾给你去信了,你怎来得如此之快?”诸葛亮惊喜问。

黄月英抬眸,眼中却是带着一丝哀伤,“夫君,堂兄他……战死了。”

没来由的一句话令诸葛亮一懵。

堂兄?黄射?怎么会突然战死呢?

江夏并无战事呀。

再说何等规模的战事,能让黄祖的独子战死。

诸葛巡也听出了不对,隐隐觉得应该是发生了什么他不知道的大事。

“三弟坐下说。”诸葛巡提醒道。

诸葛亮挨着黄月英坐下,关切道:“江夏发生了战事?与谁?”

“江东孙氏。”

黄月英简洁的回答,令诸葛兄弟皆有一丝费解,诸葛亮旋即望向诸葛巡。

“这刘孙盟约,乃是为兄看着签下的,作不得假,孙策志在中原,断不会以此下作手段来污自己名声,恐怕其中,尚有曲折。”

诸葛亮紧锁眉头,开始揣摩。

这时黄月英讲述道:“伯父正是照约收取江夏失地,却被江东兵马设伏袭击,好在甘兴霸助伯父杀出重围,但留守江上的堂兄却被徐盛伏击,火烧致死。”

黄月英目光中流露哀婉,蹙起的秀眉又透着一丝愠怒。

诸葛巡知道,她与堂兄的关系,是很亲的。

黄氏偌大的家族,主脉这一代就他们一男一女两位孩子,黄祖几个小儿子,都早夭了。

旁支黄忠本来有一個儿子,也早夭了。

诸葛巡曾在黄氏别苑见过黄射,比自己年长几岁,给人的感觉是温文尔雅,不过他文才与武艺皆不错,至少比诸葛巡是高不少的。

刘表初到荆襄时,年纪轻轻的黄射便助刘表执掌章陵郡,也就是诸葛巡现在这个位置,某种程度来说,这也算是缘分。

诸葛巡还听说过黄射与撕逼小能手、大才子祢衡是挚友,只不过这段友情以悲剧收尾。

祢衡被黄祖所杀,不仅仅是因为祢衡嘴臭骂他,更是因为黄祖对黄射期许很深,不希望黄祖与之为伍。

江夏黄氏,能立足江夏这么稳固,靠的不是舞文弄墨,而是江夏水军。

谁能想到,在一片和气之中,竟发生如此骇人听闻的一件事。

诸葛亮思忖片刻,依然想不通问题所在,没理由啊,没道理啊,孙策没有这样的动机啊!

他只能将目光投向兄长,对于一切他不能理解的事,兄长常有独到的见解。

迎着三弟与三弟妹的困惑目光,诸葛巡刚想到黄射本人呢。

不过对于诸葛亮的问题,诸葛巡其实已经思考了很久了。

还是那个问题。

孙策怎么还没死?

这一次,恐怕就是答案了。

简单说,江东有人不愿意听孙策的了。

“三弟,弟妹,依为兄愚见,此事或许与孙策无关。”

诸葛亮很快顺着诸葛巡的思路思考起来。

“先前三弟预言,刘孙谈和,必使江东豪族疏于孙策,甚至背弃孙策,现在看来,背弃之事,已然发生。”

“兄长,江东豪族历来摄于孙策军威,这次会有什么不同呢?”

“三弟莫要忘记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