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孙策托孤,诸葛团圆

《三国:克复中原》全本免费阅读

周瑜连忙取过信,拆开阅读。

少顷,周瑜浓眉紧蹙,眸光闪烁,似乎快速的思索对策。

“公瑾,发生何事了?”

“主公……主公性命垂危,子敬召我速去宛陵。”

程普面露惊诧,“公瑾当速去!”

“可……”周瑜又放心不下这边。

“战术既定,我等照命而行即可,区区陈就,不在话下。”程普道。

“德谋所言甚是,都督还是先去见主公吧!”朱治道。

周瑜面露纠葛,点点头,“瑜这便启程。”

说罢,周瑜这便向外走去,程普望着周瑜,轻叹一声。

“自主公遇袭起,许久未见公瑾笑了,他以前很爱笑。”

寒江孤舟渡,星夜兼程路。

周瑜快速赶往宛陵,此刻的宛陵县却已是城门紧闭,丹阳郡府内灯火通明,人头攒动。

内寝封闭,只留下数人,即便是孙权孙翊与小妹孙仁,都未能入内。

孙策面无血色,唇色泛白,斜斜靠在床榻上,身旁吴母坐着,紧紧握着孙策之手,泪眼婆娑,好似随时会失去这个儿子一般。

站立一旁是吴景与徐琨,除此之外,还有一人跪坐榻前,面色板正威严,静静地注视着孙策。

此人正是张昭,如今被孙策召至跟前,受托孤之重。guwo.org 风云小说网

“子布,这段时间,策思量再三,还是打算选权弟,你或许会说,翊弟更像父亲与我,然策横扫江东诸郡,杀孽颇重,树敌无数,才有如今报应,此皆命也!”

张昭面色如常,只是提醒一句:“主公三思。”

孙策闭眸,数息之后再度睁开,“今江东内忧外患,孙氏麾下,不缺善谋善战之人,然带领江东,不可似我这般武力征服,以步我之后尘,权弟心思玲珑,聪慧过人,欲保江东,比翊弟更合适。”

“主公既定,昭自当遵从。”

“子布,你在江东颇有名望,有你辅佐权弟,定能内结各家,外御强敌,唤他们进来吧。”

吴景离去,不多时领着弟弟妹妹来到孙策榻前,一个個皆是泪眼满面。

“兄长,兄长。”

孙权叫得犹为凄厉,几人之中他岁数最大,对丧亲之痛,也理解得最深。

“不许哭!孙氏男儿,不可哭泣!”孙策斥责道,目中迸出血丝。

孙权顿时以袖抹去眼泪,静静跪在孙策跟前。

“二弟,江东内忧外患,父兄的担子,孙氏的担子,就交给你了。”孙策颤悠悠地伸出手,将孙权手握起。

孙权面露诧色,“兄长,你会好起来的!”

“听我说完……”孙策打断,“今天下方乱……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大有可为。”

孙权一言不发,只是任眼泪淌下。

孙策继续开口,“举兵征战,决胜两阵,与中原争雄,你不如我……但举贤任能,各尽其才,保江东之无虞,我不如你……子布。”

张昭领会,将袖下印盒取出,孙策只是抬手,将它推至孙权手中。

“宜念父兄创业之艰难,擅自图之……倘内事不决,可问子布……外事不决,可问周瑜……”

孙权将孙策之手及印盒揽在怀中,“弟谨遵兄命!”

孙策目光投给孙翊,“孙氏兄弟当齐心协力,共图大事,尔等……尔等要好好照顾母亲。”

吴母默默啜泣。

最后,孙策将目光投向吴景,似想再说什么,却已是气若游丝,难以再说。

吴景跨出一步,“伯符放心,舅舅会好生辅佐权儿!”

孙策闭上眼眸,气息渐渐微弱。

翌日一早,宛陵县又纷纷扬扬下起雪来,太史慈立于鲁肃宅邸,默然望着院中天空。

伴随院门“吱呀”一声,鲁肃拖着疲惫的身体,无精打采地走回。

“子敬,子敬。”太史慈快步迎了上去,盯着他的脸,想从中看出什么。

鲁肃摇了摇头,闭上眼眸。

太史慈如遭重击,死死望向郡府方向。

一直被阻扰,一直抱有期待,没曾想到头来,竟是孙策最后一面都未见着。

“子义,你要体谅。”鲁肃轻拍一下太史慈,他也没什么好说的。

他自己,以及许多幕僚属臣,都没有见到孙策最后一面。

宛陵街面上,人烟稀少,数匹马正奋蹄疾驰,最终在郡府门口勒定。

周瑜难以置信地看着悬着白绸门头。

终是来迟一步。

···

冬月中旬,诸葛亮一行到达复阳。

身在工坊的诸葛巡得到消息,当即快马加鞭赶回复阳。

推门而入,诸葛巡对上六张面孔。

“大哥!”

“兄长!”

称呼不尽相同,弟弟妹妹们一起迎上诸葛巡,宛若他才是那个久未归家的浪子一般。

“总感觉你们长高了,特别阿均。”诸葛巡说着,揉了揉诸葛均脑袋。

“兄长也生得愈发英武了。”诸葛兰笑道。

被几人说笑着拱卫着入堂。

堂外,蔡蔻与黄月英,以及成熟不少的诸葛冬立于廊下,也笑盈盈地看着几人打

闹。

一天的寒冷与疲惫尽数消散,诸葛巡此刻充满了温暖和力量。

人生在世,所求者何,不正是兄友弟恭,妻贤夫贵,家人和睦么。

与家人一阵寒暄过后,蔡蔻表示要亲自下厨,其余几位女眷不让,抢着去帮忙。

蔡蔻现在四个月了,小腹已微微隆起,现在可是诸葛氏最贵气的人。

诸葛巡与诸葛亮则径直来到书房。

“兄长如今也看如此多的书了。”诸葛亮打趣道。

“打发时间。”诸葛巡随口笑答。

他是从复阳金矿之事中得到了启发,想再碰碰运气,不过一无所获。

两人对案而坐,诸葛巡翻出各州舆图,他知道接下来与三弟的谈话,少不了这些。

“三弟在豫章出得好风头呐,不说别的,三弟坐镇南昌,倒是为叔父争了一口气。”

“亮未给兄长写信,兄长是如何知晓的?”

诸葛巡笑而不语,自然是某个大舌头那打听来的。

诸葛亮似想起某事,翻出扬州舆图,“兄长且看。”

诸葛亮手指庐江,将当初与黄祖相商之事说出,诸葛巡听得一阵讶异。

“黄公意在庐江,淮水之险,可让予兄长,不知兄长有意否?”

诸葛巡当然有意了,可以说当初定下月水寨的时候,东部这个缺口与防线,就必须要建立。

西面的复阳县防的是南阳方向。

“依三弟之见,此时取地,易如反掌?”

“汝南曹将李通,正与张绣与吕布相持,自豫章之战开始后,孙策军大部已撤去庐江南部,如今孙策生死成迷,孙氏兵马自然难有北伐之意,对他来说,当务之急乃是夺回豫章,故而兄若取淮上区域,无人相争。”

诸葛巡眉头微皱,“如今文长驻守宛城,距此甚远,兄也分不出兵马占据如此大的一块区域。”

不过除了建立淮水防线,还有另一点十分吸引诸葛巡,那就是淮南。

北面天气愈发恶劣,恐怕未来几十年,会持续恶劣,而淮南,甚至江南,水热条件则好的多。

与其等到北方大乱,中原饿殍遍地之时搞什么衣冠南渡,不如现在就有组织地进行开发。

把握大势,是诸葛巡为数不多的优势。

历史上的江东是什么情况,诸葛巡虽不清楚细节,但孙制衡和孙十万的名头,还是听说过的。

孙权放飞世家壮大,再聚其兵马粮草,隔些年头就去送一波。

数十万计的百姓,数以亿计的钱粮,白白糟蹋。

经三弟这么一提醒,诸葛巡忽然心生一些紧迫感。

越往后,北方越接近决出胜负。

越往后,江东之地内部越稳固。

现在,正是介入江淮最适合的时候。

似乎看出诸葛巡为难,诸葛亮笑道:“兵马之事,兄长只需与使君和黄公说即可,如今荆州内部稳固,些许兵马,使君还是能抽调出来的,黄氏主力已返回江夏待命,黄公对东进亦十分感兴趣。”

诸葛巡盯了一会诸葛亮,突然发笑。

“哈哈,三弟,你是不是成了黄公说客?”

诸葛亮一愣,旋即反应过来,也跟着笑,“兄长说是,那便是。”

“好呀,三弟如此上心,是不是黄公以大事相托了?”

诸葛亮有些意外,没想到兄长竟能料到这一层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