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两小无嫌猜

《凤凰桥》全本免费阅读

纵观青鸾在人世走的这一遭,火灾,疫病,饥荒,战争,尤其是连年的战争,这应该才是青鸾功德的主要来源。

天官不禁闭上眼睛揉眉头,这青鸾还真是,还真是握住了凡人的命脉。

每当灾祸降临,他们才想起求仙。真应的凡人自己的话,平日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大人……”阎王的声音又适时响起,“您要召唤的人都见完了,您还想见其他什么人么?”

天官叹了口气,最后的这一段太杂乱了,他不得已召来好多人,同时在他们的记忆中游荡,拼凑起最后时刻。其实有些地方是有疑问的,但,天官实在懒得细究了,这些凡人实在太烦人了!

“没有要见的了,你让刚才这些人……”天官斟酌了一下,“都回去吧!”

“是!”阎王躬身行礼,又问,“小人还能再为您做些什么?”

天官看他一脸谄媚,连一个字也不想说,但无奈,怎么说他也执掌地府事务,三分颜面还是要给的。

天官起身微微向阎王一欠身,“辛苦阎王,我此间事已了,多谢你!”

阎王脸上笑出一朵花来,眯着眼睛马上连说“不敢不敢!”

天官一路回想着青鸾飞升的那一天,他是霞光万丈身披祥云飞升上来的,整个凤凰桥都被映上了金色。多少仙人是带着羡嫉的眼神看他的?天官不知,但他自己也是羡嫉的。毕竟登仙殿所有人都没他这种积累功德的本事,更别说那些过不了凤凰桥的小仙。

天官亲自主持了青鸾的加冠仪式,仪式上还特别宣扬了青鸾积攒的功德数量,这样的盛赞是第一次。

而且登仙殿里没有一位谪仙是天官亲自加冠的。

这也是无上荣耀了,可即使这样也不能留住青鸾,到底为什么?

其实细想青鸾下界这事对天官也是有好处的,这样的功绩留在把其他仙人比的一无是处,包括天官。登仙殿一向以功德数量说话,有青鸾这样一位大能在,连天官的威信都是受到威胁的,更何况其他仙人。

但天官就是想弄清楚他一定要回去的原因,也许是心底恐惧作祟,怕这个非凡人物真的再做出什么震惊三界的功德吧!

再次揉揉眉头,天官决定先把这事丢到一边,毕竟现在的青鸾还是个流鼻涕的小儿,距离可做些什么还早,丢下几天的殿阁事务要先处理,当然,还有那些烦人的人界祈求,多少也要理一理。

几天后天官再看青鸾时竟意外发现了李婉的身影。此时的青鸾还是个幼学的小小孩童,徐父竟然与李大人成为世交,还带着金项圈的青鸾经常出现在李家的庭院里拉着李婉的小手一同读书玩耍。

李婉怎会这么快就投了胎?按地府规矩她至少要做个几百年苦力才能再次投胎,且还不一定为人,怎么青鸾这么快又遇上了她?

这迷很快就解开了,原来天官大人亲临地府招人,离开时还说了句“让他们都回去吧”,阎王误会了天官的意思。

阎王这人很会钻营,起初听到天官的话只是放人回了原来的队伍,可是细一琢磨就觉得自己可能没领会天官的真实意图。他把天官招过的人都带来再问了一遍,得知天官关心的是与他们都关系密切的人,而这人在天界颇为出名,稍一打听就知此人又回了人界。

于是阎王得出结论,天官是担心此人回到人界不能再次制造如此多的功德,才来寻访这些曾与他有交集的人的。

既然如此,只要把这些人全部投回人界,让那重回人界之人再遇原班人马不是最好的方法吗?即使他造不出更多功德,至少不会比上次少啊!

自以为是的阎王立马做主投胎了所有与青鸾相关的人,确保他还能在同样时间同样地点遇上同一群人。

哪想到他等来的是天官的训斥,阎王灰头土脸,却也不敢争辩。

“蠢到家!”这是天官给他的评价。

事已到此,天官也只能坐等看青鸾再遇上同一群人,发生同样的事,怎么实现自己“换种方式积累功德”的诺言。

小小孩童,一手执竹简一手拉着身边的女孩,一个字一个字念给她听,忽然碰到一字,他踟蹰半天憋红了脸,小声对女孩说,“这个字我不识!”

“那我们去问爹爹吧!”

女孩的声音更清灵,扎着两只小辫的脑袋一晃一晃的。

“好,我们去问李伯伯,他教过一次我再不会忘啦!”

正屋里李家与徐家的两对夫妻正闲坐聊天,看着一对小儿女拉着手从屋外进来,李夫人首先笑了出来,却掩住口不说话。

“婉儿,到婶婶这里来!”徐夫人招手。

“徐婶婶。”走到她身前的如婉儿蹲身行礼。

“乖!”徐夫人把她抱进自己怀里,小声问,“乖婉儿,你喜不喜欢青鸾哥哥呀?”

“喜欢!”婉儿也小声回答。

“那你嫁给青鸾哥哥好不好呀?”徐夫人又小声问。

婉儿不知如何回答,只睁大了眼睛看向自己母亲。

李夫人微笑着看她,却不做提醒。

“乖婉儿,悄悄对婶婶说,你愿不愿意做青鸾哥哥妻子呀?”

“……愿意的……”小女孩低喃着回答。

徐夫人笑着说,“妹妹,我真是喜欢婉儿的。”

“姐姐,你我两家亲近,我也极喜欢青鸾这孩子的。你瞧我家相公!”说着扬头向对面示意。

李大人正捏着竹简解答青鸾的问题,“……君子不求饱食,不求安住,勤奋敏捷而做,同时慎于言,接近有道德有学问之人……”

一旁的徐大人捻须微笑,小青鸾表情认真不停点头。

“他呀,只有给青鸾讲书时才如此有耐心。”李夫人小声对徐夫人道。

徐夫人看着小小的青鸾和更小的李婉对李夫人道,“妹妹,说来唐突,我替青鸾向你求讨婉儿,我们先订下这门亲事,你说可好?”

李夫人微现犹豫道,“姐姐,我们两家亲近,这是喜上加喜的好事,但…… 孩子们毕竟还小,现下是不是早了些?”

徐夫人当下会心一笑道,“婉儿,青鸾哥哥请教完学问啦,让他带你去玩好不好?”

“好!婉儿拜别婶婶!”

又过两年徐大人病逝,李家以亲家身份帮忙料理后事,对青鸾母子多有照顾,青鸾也一直在李府的学堂里学习六经。为父守孝三年后,刚至束发的青鸾竟也格外争气,顺利通过乡试。

李大人格外高兴,为此宴请乡临。席上青鸾跪谢李家恩情,立志在弱冠前考取功名,到时一并回乡求娶李婉。

苦读三年,青鸾一举夺魁,骑着高头大马身披大红绸缎到李家迎娶妻子。

此事竟一时传为美誉,爹娘们纷纷教育自己家孩童,要像青鸾那般争气,女孩子们却偷偷羡慕李婉能嫁给如此俊俏又有情有义的郎君。

直至徐端出生,女孩子们还会在闺阁中讨论谁能像青鸾一般才华横溢又情深义重,但多番讨论过后却得出再也找不出下一个徐青鸾。

徐端两岁时,徐家又出了个大新闻。

富商钱氏的女儿带婢女出门上香时遇上几个登徒子,眼看就要受辱被路过的青鸾救下,这钱姑娘回到家后就笃定的说自己一定要嫁给青鸾。

钱氏家族甚大,良田牲口无数,商队规模颇大,还拥有陈国唯一的火油矿,钱琉璃几个哥哥不走仕途,纷纷帮忙打理家里生意,但也正因如此,听到钱琉璃挑中的是个已娶了妻的状元,都觉得此事不可行。

但这钱姑娘却铁了心,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两天不吃不喝,真闹得此事尽人皆知。

消息传到徐家,青鸾态度坚决硬是不同意这桩亲事,并对母亲说自己此生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