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章不想落骂名

刚到南宁城,又来事了,孙鉁、贺锦、贺一龙、王永春带三万人来了。咋回事啊?蓟北煤铜矿区被朝廷无偿收回了。铜,依旧是明朝的管制货物。因为其能铸铜钱。蓟北煤铜矿区每年产铜二十吨,已经引起了某些权贵严重的红眼病。不过,魏忠贤还是对袁野特别开恩,讲些道理的,免除了购买海外特别商贸权,每年应缴纳的十万贯钱。袁野听了只得报以苦笑。尼玛,我一年二十吨铜,就值十万贯钱吗?不过,这也没有什么办法!铜是国家管制货物,他们这样办,还是沾了些边的,能占三分理。又来了四员大将啊!虽然有些作难,袁野还是很高兴的。

接风宴上,袁野和他们聊开了!哎,国人就是爱在喝酒吃饭时说事,已经习惯了。

“要走了就要走了吧!他们玩不好炼钢厂,能完好炼铜厂吗?永春兄,令堂的身体可好?”袁野问的是王徵,蓟北煤铜矿区的主管。

“谢大王记挂!家父身体很好。初阳兄一直没有回去,孙先生安排他去了金州,去管你的那一摊去了。还有一事,孙先生说,他准备放弃开平。有人出价二十万贯,愿意购买咱的煤矿、炼焦厂、铁矿,魏雷已经把火药厂搬到杯犀湖去了!孙先生说,以目前海州铁矿(鞍山)的开采能力,和镇远(阜新)露天煤矿的生产能力是能够满足乐阳炼钢厂需要的。他说,以后恐怕乐阳工业城的炼钢厂也会不保。威海卫玻璃厂所需的焦炭,也能保证。”王永春十分怜惜地说。

“奇怪,怎么没有人朝玻璃厂伸手啊!玻璃厂最赚钱啊!”袁野好奇地问。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王永春摇头说。

“我以为,他们知道接过来也管不了。乐阳炼钢厂的宋厂长好捏,两个玻璃厂的厂长不好捏。姜厂长死硬,徐厂长有徐老爷子罩着。”孙鉁接过来说。

“丢就丢了吧!工匠们带来了吗?”袁野很关切地问。

“不带来不行啊!朝廷给的薪水太低,没有人干!这不,几乎都跟来了。”孙鉁说。

“跟来就好!这里正需要人手。”袁野高兴地说。有了这些熟练的工匠,达沃铜金矿、新沈阳(罗克汉普顿)就能快速启动了。

“大王,我们来了干哪一行啊!”贺锦忍不住地问。

这一问,袁野就开始作难了。以这几个人的资历,都要比这边人的要高,要早,可是这边的职位都占满了啊!“让我想想吧!总之,一定会让你们满意的。”袁野保证说。贺锦好安排,他是铜冶炼厂厂长,正好达沃铜金矿马上就要投产。炼焦厂厂长孙鉁、煤矿矿长贺一龙,矿区的帮办王永春就不好安排了。特别是孙鉁,他是矿区的副主管。

“只要有个活干就行!”贺一龙很自觉地说。

“我想想,回去列出几个职位,任大家选择吧!”袁野叹了一口气。

“行啊!我咋着都行。”贺锦随和地说。

“陕西那边有没有什么消息?”袁野转移话题问。

“依旧是一锅粥,不知道啥时候能平息下来!听说,祖大寿、何可纲部调到陕西去了,曹文诏孤掌难鸣,压不下去啊!”贺锦情绪不高地说。

“一味的镇压,不是个办法!吃不上饭,谁也不会坐以待毙。”袁野很是同情地说。

“要是大王当大明的皇帝就好了!”贺锦感慨地说。

“皇帝可是能随便当的!贺兄可不要随便乱说。”孙鉁仄斜了贺锦一眼。

“这个时候谁当皇帝,老百姓的日子都不会好过。天灾啊!只有一条大量移民海外,然后运进去粮食。”袁野立即差开话题说。

“大王这里一年能接受多少移民?”贺锦问。

“十万吧!多了也运不来啊!”袁野叹息一声。

“我想回去替大王专办移民之事?不知道行不行?”贺一龙站起来说。

袁野大喜,“这个最好了!就请贺兄专办此事好了!一人十两银子,我这就给张焘下指令。”

“我想以海州为据点,招移民顺黄河而下。大王在海州广有田亩,或许可以借用一二。”贺一龙说。看来他说这话绝对不是一时兴起。

“这个自然。我在海州的一切,全凭贺兄支配就是。”袁野很爽快地说。

“那就请大王安排船只吧!我今年一定能引来十万人。”贺一龙表态说。

“贺兄能否给讲解一二?”袁野很感兴趣地问。

“顺河而下就是。没啥招数。秦人有顺河而下做生意的习惯。卖了货,卖了船,然后单身返回。这样路上好走。”贺一龙很随意地说。

“空船如何运回?”袁野问。

“大王给我一艘火轮船不就行了吗!我挂上一溜小船回到潼关,一月可以往返两趟。估计一万人没有啥难事。”贺一龙很有把握地说。

“这倒是个办法!就以贺兄此法吧!你只要能在海州聚齐人就行。我派人在海州接应。”袁野高兴地说。

“大王是救人苦难的活菩萨,某当一力助之。这次来的多数都是俺们秦人,秦人苦啊!”贺一龙难过地说。

“这年头,活着都不容易啊。”王永春感叹。

“咋,永春兄莫非也想和我搭档?”贺一龙又想拉帮手了!

“去就去!大王要完成一件天大的功德,你我岂有不相助的道理!”王永春很硬气地说。

“这就更好了。我算算,有火轮船相助,无台风季有半年的时间。可以直接来此,有台风季,移民船可以先到漳州月港东面的嘉禾屿(厦门)安置。瞅机会去台湾,我用火轮船快速从台湾接来,是不成问题的。沿吕宋岛到这里,或者去达沃都可及时避开台风。这样就基本上能全面转送移民了。”袁野缓缓地算计着说。

“还是大王路熟啊!”贺一龙感叹说。

“这边要组建一支以火轮船为主的船队,目的就是专办此事的。好,就这么办吧!”袁野下定决心说。

“大王,接移民来好办?要是一年十万人,咱们都一年给一百两银子,咱就办不到了!”陪客的宋可成提醒说。

“能有一口饭吃,有个地方住,就不错了!薪水不薪水的倒在其次。再说,还有女人孩子,我估计,平均一年有三十两就差不多了。”贺锦说。

“那也了不得啊!三百万两!这只是一年增加的。以后还要年年增加的。”宋可成担心地说。

“这个我已经想出办法了。卖荒地!国人都以为土地为生活的根本,有了土地,就有了生存的根本,咱们何不顺应民意,大量出售土地呢!有了土地,就能把很多来南洋、去新汉州只是为了赚取银子的人住下来,置办自己的产业,妻子儿女,家眷老小也都会来住。咱们何乐不为呢?”袁野很是从容地说。

“这个好,这个好!”宋可成立即表示赞成。

“哪样最好了!”贺锦等也表示赞成。

“只要愿意来种地的,按人头,一人二十亩地,这个是不要一文钱的。另外还赠送全套的农具,帮助盖房子。只是耕牛缺少,不能提供。一龙兄可以广为散播。”袁野表态说。

“一人二十亩?”贺一龙对此很感兴趣。

“为了防止谷贱伤农,咱们还要定一个粮食最低价格,如果低于最低价格,咱们全部收购。并且,我还可以承诺,永远不收种田人的税。人头税和田亩税永不征收。连徭役一点都没有。”袁野大方地说。

“那官员指靠啥发俸禄啊?”贺锦有些急了!

“官员的俸禄有工厂、矿山的盈利。还有一些商税。新汉州、南洋诸岛土地面积极广,只是出售土地的钱,就可以支付五十年官员的俸禄。五十年后,咱们都要作古了,以后咋着办,就由咱们的子孙们去想办法吧!”袁野笑着说。

“哪些地都是无主的吗?”贺一龙很是不解地问。

“大都是无主的!再说了,我是国王,率土之滨莫非王土,谁敢阻挠我卖地?”袁野大气地说。几人“轰”地一声笑了。

“卖土地,是为了养官员,又不是装进我的腰包。再说了,我的腰包小,也装不下这么多钱啊!”袁野嬉笑着说。

“问一句,大王,您这样做,到底图啥?”宋可成有些不满地说。

“为啥?为了江上永固,为了国祚永昌。新汉州原住民人口极少,指靠他们自己,是无法阻挡外来移民的。如果咱们不大量移民,外人也会。既然他们守不住,咱们就去帮他们守好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如果没有大量的汉民移入,咱们的江上社稷指靠啥保?咱们这一代成,能守住。可是第三代、第四代,以至以后呢?万一出一个昏君江上不保呢?如果咱们移入的人口足够多,占了绝大多数,就是改朝换代,一样还是咱们汉人掌权。国,依旧是咱们汉人之国,我这一辈子就这一个目标。”袁野很是交心地说。

“以大王建立的功德,一定可以传万世的!”宋可成恭维说。

“在我百年之后,我可想睡的安稳些,不想让儿孙给我挣骂名。我不求万世,一世足以!我想学尧舜,禅让给有德之人。尧舜虽然没有传给儿孙江山,却落下了千代的美名,这岂不比传给儿孙江山更好!”袁野缓缓地说。

这下,把在场的人深深震惊了。这也是袁野第一次说国体的事情。“大王,万万使不得啊!”贺锦劝说。

“明朝已经传了二百多年,现在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历来的改朝换代,皇室子孙大都遭屠戮,想当个平民百姓而不得。我家的祖坟没有朱重八家的风水好,也没有他的雄才大略,说不定会二世、三世而亡,与其如此,还不如我及早把王位禅让出去,起码我的后世子孙能当个平民百姓,或者一个富家翁。这岂不是更好的选择吗?”袁野很坦诚地说。

“大王真乃圣人也!”宋可成的赞扬脱口而出。

“我不想当圣人,当圣人太累!我只愿在我死后,给我的继任者留下一个比大明的疆域还要大,还要富庶的江山。给汉民留下一个可以生生不息的福祉。”袁野大气地说。

一阵沉默,接着就是一片赞扬声。袁野微微一笑:“兄弟们,来,为了一个富庶辽阔地疆域,为了我大汉民族的的福祉,干了这一杯!苦咱们这一代,富后代子孙,即使抛头颅洒热血,也值得了!”袁野带头一饮而尽。众人也都仰头喝下。

在一片慷慨激昂地气氛里,宴会结束。袁野和宋可成谈起了这边的事。

“马尼拉的情况如何了?”袁野换了话题问。

“孔有德和谷可成马上就会回来,西班牙人已经开始搬家了。老百姓一天到晚堵住门骂,好几个地方的领主都被赶出来了,汉人拒绝为其服务,集市也关闭了。西班牙人吃没吃的,喝没喝的,最后忍不住了,就出来抓人、杀人,被萧何厚和谷可成带人痛扁了一顿,迫于无奈只好搬家了。听老谷说,够可怜的,跪地求饶啊!大王这招真是高明啊!”宋可成介绍说。

“只要能将其赶走就行了!”袁野平静地说。这招可不是我的发明啊!我是窃取了英迪拉甘地的“不合作主义”。我就是加了一项军队当后援。嗯,印度现在的情况如何了?英国的东印度公司还在为扩大他在印度的贸易额而奔忙吧!嗯,我要不要先把其南部和锡兰占了啊?算了,我只对波斯湾的石油感兴趣,其他的不感兴趣。锡兰吧,作为一个落脚点还是可以的。

“大王,您看以后咋办?”宋可成问。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