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章又有钱了

“疆州夷匪如果能够在广宁沾到便宜,或者攻克广宁,他就会更加野心勃发,如果明军在盖州予以阻击,肯定不会成功。辽南半岛有失陷的危险。接着,疆州夷匪就会再威逼锦州之前,先解决其后顾之忧,就是朝鲜问题,镇江(丹东)这半个点的意义在于,明军必须予以阻击,即使阻击失败,退到附近的海岛上,也要坚持这个阵地。使其不能全力西进。下官认为,我部要借助水师之力,和其争夺辽南半岛。而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封住盖州卫这一点。这里沿海平原狭窄,最好是建一道类似山海关的边墙关隘。如果有了这个点存在,疆州夷匪就更不敢全力西进了。如果义州卫、盖州卫和镇江这三个点守住了,我军基本上就能遏制住疆州夷匪的进攻态势了。就有可能维持住一个相互对峙的状态。当然,锦州是必须要守的,宁远也要守,如果放弃这两个点,山海关就危险了。再说辽西沿海平原广阔,是辽东前线将士的重要粮食来源,还有200多万百姓,是绝对不能放弃的。但是,只靠这两个城是不能阻挡疆州夷匪劫掠脚步的。放弃广宁的害处是,锦州、广宁右屯卫至山海关这一狭长地带的卫、所,就会时常受到疆州夷匪来去如飞的骑兵骚扰和掠夺,各所、堡之军民必然深受其害。对应之策是修缮旧边墙,在小虹螺上下向南至海边引出,修建一道高大的边墙,保护辽西百姓不受骚然和掠夺。好处是我军的供应线缩短了,各项供应也有保障了。当然,花费也会甚巨。”袁野又说了这么一大套。

熊廷弼听了有时微微颔首,有时又摇摇头,总之有些狐疑和担忧。确实有些难啊!主要还是军费不足。“还有吗?你继续!”熊廷弼还是愿意听袁野说道说道的。

“我猜经略使大人担心的是军费不足?我的应对之策是,请求朝廷开海禁,将登、莱划入蓟辽经略使司,并准许经略使司主导对朝、对倭贸易。以榷商所得,弥补军费不足之窘况。我大明朝的丝、丝绵、布、锦绣、水银、药材、针、铁器、磁器、古名画、古名字、古书、药材、毡毯、漆器、醋等,均为倭人、鲜人所好。可惜,都为弗朗机商人所把持,从中谋取了暴利。我大明缺少白银,多铜,而倭人多银少铜,其兑比差价甚巨。如我能以官方主导此事,相信可以年获半数之上辽战所需,则军费之窘况可解也!”也不自觉地跩了一句文言。

“威霆实在是博文多识啊!能快速地提升我军战力之策,你有没有啊?”熊廷弼问。是啊,他现在应该主要担心这个。

“有啊!”袁野脱口而出。“我已经查勘到本地多高岭土了。可以快速建造一个烧制粗劣陶器的窑炉,所谓粗劣,是连釉子都不必用,土料稍微过筛即可,以不露气为原则,多烧制一些细颈大肚瓷瓶,内装火药,加铁砂,插药捻,用蜜蜡封口,然后将药捻弯曲在瓶口,嘴上用油纸封闭。用时点燃药捻,扔出去就是了。此,堪比小炮,守城最好用。再大一点也可,两人抬起,点燃抛下。可对付集群攻城者。”袁野胸有成竹地说。

熊廷弼这下高兴了。是啊,爆炸后的瓷器碎片也有一定的杀伤力。当然,袁野的这个想法,来自后世的手榴弹。只是铁壳换成了粗瓷,拉弦变成药捻。这确实是一个可以很快见效的好法子啊!

“有胆量、有经验者,持此,这个叫什么好呢,反正就是这么个玩意,就叫手炸弹好了,可以扔出10丈有余。当然以此对付疆州夷匪之披甲兵有点弱,可对付披棉甲、皮甲兵还是有效的。至少可以惊吓其战马。可是其炸裂的碎片之多,尚能弥补其不足。只要一匹马身上能嵌入十来块瓷片或者铁砂就能使其不能奔跑,人,中五片之上就可让其退出战场。”袁野蛮有把握地说。

熊廷弼闻听大喜,随即说,“我马上调人立即筹备砌筑磁窑,开采土料。嗯,你上午出去干什么了?”熊廷弼饶有兴趣地问。

“下官就是为了此事,去察看附近的石炭矿坑去了,我想将其收购过来。”袁野一副时刻心忧前方战事,位卑不敢忘忧国的模样。对此,熊廷弼很是欣赏。嗯,这才是好幕僚啊!一旁的崔应元也是点头赞许。

三人继续聊天,袁野继续进行演说。从打火石到石炭开采,从炼焦到铁矿石开采,从制皂到提取甘油,再到制造海船出海进行海外贸易,反正是海阔天空,无话不说。袁野这时又想起了一件事,辽西多山,山上盛产野山里红(山楂),圆枣子(光皮猕猴桃)、野酸枣子,可以让其收集起来,发酵制成果酒。这样制成的果酒,有些酸涩,如果在其中加入1%的甘油,就可以大大提高果酒的品味。这样也行啊,地方驻军没事干,就让其爬山去收集野山里红、圆枣子、酸枣。自己指导着他们干,发酵好了自己喝。这也叫自给自足,自力更生,丰衣足喝吗?主要是爬山可以锻炼军士的体力。只有一下午的时间,袁野就凭着自己渊博的学识,和几个实用的小妙招,得到了熊廷弼的高度赏识。

熊廷弼还有一点事要解释一下,当时他从袁野这里带着千里镜离开的时候,本来是要给卫指挥使安排一番的,可是其当时不在,熊廷弼又走的很急,就把调兵给他的事情漏了。当然袁野的诰身是需要兵部签发的。他也得去兵部去取。并且还要在吏部备案。袁野微微一笑,表示自己没有计较这些。随即,熊廷弼带袁野去见了开平中屯卫同知马世龙。对马世龙,袁野有些印象,他就是个貌甚伟而无将略的样子货。嗯,你孙承宗也会看错人哟。熊廷弼先接受马世龙的跪拜后,接着给其介绍崔应元、袁野。

“下官袁野拜见马将军。”袁野恭敬的长揖到底。明朝有规定,官职差两级以上才行跪拜礼。现在袁野是从四品,马世龙是副将,卫指挥使同知从三品,所以不用行跪拜礼。再说现在两人分属两个单位了。袁野是经略使司军备司同知,虽然都是同知,可袁野的资历也太浅了。

“好说,好说!”马世龙接着和熊廷弼、崔应元寒暄。崔应元是佥事,只不过锦衣卫的位置重要。

熊廷弼此来就是给马世龙要兵的。两个单位同住一地,也好有个照应。还有就是划拨军营和办公地址。现在开平中屯卫的指挥使和大多数军士都调到广宁去了,正好空闲好多营房。马世龙陪着熊廷弼转了一圈,随即按照熊廷弼的吩咐办好了交接。这下袁野手里有兵了,也有了两处大院子。办完交接,住了一晚熊廷弼立即去了辽东。随行的官员先支付给了袁野10万贯宝钞的军备司开办费。袁野先代毕懋康收下。毕懋康是文官身份,明朝以文制武,其有对军备司绝对的控制权。崔应元也顺势要了一处院子自用。马世龙当然要把最好的院子腾倒出来了。锦衣卫岂是哪么好惹得。分派完毕,崔应元立即派了五名锦衣卫军士住在袁宅的前院,履行保卫袁野一家的职责。

钱又多了,袁野现在盘算着该如何花钱了。之后两天的时间,袁野用来接受安置300官兵,毫无疑问,这些兵都是老弱病残。瘸子里面选将军,本着选小不选老的原则,他还是选出来了60人组成一个常备队,进入常备队的军士将不再种地,可是每月可以得到一贯钱的补贴。这样加上卫所兵本身一月有500---700文钱的固定收入,其就和招募的“南兵”,有同等的军饷了。之后他又将剩下来的240人分成三队,80人一队,要时刻保有一队处于军事集结训练状态,10天轮换一次,每人每月(其实是9—10天,农历大月30天,小月29天)补助训练生活费300文钱。常备和轮训人员,集中用餐,集中住宿,每人每天生活费补助10文钱。这个标准虽然不高,可也是能够保证吃饱饭的。袁野这样做,当然很是博得这些军士的赞扬。一般的卫所兵除去出去打仗,每月只有固定的500---700文军饷,有时还要受到长官的克扣。虽然平时的训练不多,可是训练时的吃食都是全部自备。

卫所兵吗,平时种地,战时上战场。既然是种地,那么农地自然就在附近。袁野召集几个军士打听了一下,自然有在古冶附近种地的。袁野于是委托他们传话给后世古冶中心区和赵各庄的农户,说其有意要收购他们的土地。如果他们肯出让土地,那么,这些人家的青壮年,过年后他会全部聘用,每月三贯钱的薪水。如果其不卖地,他以后就不会聘用。当时一般城市的佣工价格是每天30---70文,农村更低,袁野出这个价格就是高薪了。如果牵线收买土地成功,袁野还许诺一亩地给200文的中介费。这样,自然这就不算强买强卖了。明朝法律规定,强买强卖是违法行为,是要治罪的。一听这条件,军士们自然是乐于传达了。调理好拨给的300军士,明确了一名千总,四名把总,一名司务管理伙房,让其各负其责,第三天,袁野带着两名军士又去找石炭矿掌柜段安了。他要尽快把几个石炭矿坑盘下来,积存石炭,为开春后烧制粗瓷准备燃料。

见面先寒暄几句,“段掌柜,说和的怎么样了?”袁野开门见山地问。

段安没有答话,而是盯着随袁野来的一个军士发话了。“小喜子,怎么是你?”原来段安认识袁野带来的人。

“段叔叔,这位是俺家参将老爷啊!”小喜子赶忙上前打招呼。原来这个段安也是卫所的兵。他开石炭矿坑,当掌柜的,原来是他妈的第二职业。

一听是参将老爷驾到,尼玛,一个卫有几个参将啊!按照标准,一个卫,有卫指挥使一人,正三品,军衔总兵;指挥使同知二人,从三品,军衔副将;指挥佥事4人,正四品,或者从四品,军衔是参将。可是一个卫,是要管3—7个所的,所下还分有几个堡。这段安只是一个小旗,也就是管几个兵,小旗上面还有总旗,他连个把总都不是。参将啊!好大的官啊!段安慌忙跪下给参将老爷磕头。

袁野抬手平和地说:“免礼!起来吧!”

可是,这个段安却不敢起身了。咋地了!因为他的矿坑里,几个挖石炭的,都是他手下的兵。用自己手下的兵,给自己无偿干活,虽然是卫所的潜规则,可是,毕竟违法。段安怕啊,怕是新来的大官微服私访找他的茬来了。“谢参将老爷!请治属下之罪。”

哎,你何罪之有啊!袁野一愣,很是不明白段安犯了何罪。可是,自己又不能明说。要是下属都知道自己有罪了,其上级却不知道下属所犯何罪,罪在哪里,那不是个大笑话吗?袁野微微一笑,有了!“我是新成立的经略使司军备司的,住在这里。咱们分属两家,你犯罪不犯罪与我何干!起来吧!”袁野这话说的,太随便了。真是个好官啊!

“谢参将老爷!”段安站起来,心里依旧是惴惴不安。

“我托你办的事如何了?”袁野开门见山地问。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