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章师承何处

黄淮河在山上上上下下爬了一圈,大体上摸清了硅砂的分布情况。回来跟袁野叙说了一番。袁野知道,纸马山的硅砂矿储量很大,就凭他这样小打小闹,就是开采100年,也不会担心原料有问题。至于白云岩吗,周围的山里,是不缺少的,再说用量也不大。四人在山下转了一圈,附近是一片荒芜,人家很少,就决定将此山买下。这事,就由黄淮河负责了。他有守备的官身,操办这事,就连滦县知县,也得卖他三分面子。

勘探后来之后,袁野、毕登辅就开始忙活起来,主要就是设计制作芒硝和石灰石、焦炭的反应炉。很系统地教给毕登辅化学知识是来不及了,袁野只能是用到什么给其讲什么了。硫酸,是硫磺干馏而来,这个好理解,“钙”是啥东西,就得给其说道说道了。纯碱也好理解,皂角里含这个东西,草木灰也属于碱性物质,盐碱地到处都有,嗯,那个时候叫“斥卤地”。焦炭的主要物质就是“碳”,木炭也是碳。其实,明末已经初步具备了进行工业化的基本条件,只是让满清入关打乱了这个进程。很可惜的!中药有硫磺、芒硝、焰硝、碱、盐等,已经为化学工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就在他们紧锣密鼓地筹建玻璃厂的时候,毕懋康终于给袁野要来了两个他希望要的人,孙元化和宋应星。两人都是举人。孙元化是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的弟子,宋应星是著名的科技书籍《天工开物》的作者。他们的职务都是军备司火药所所副(正八品)。军备司可是只有一个火药所啊!可以说,他俩能够得到这一职位,朝廷是看在毕懋康、袁野两人多次举荐的份上。在历史上,宋应星是在崇祯十一年(1638年)在分宜县教谕职位上任职期满,考列优等,升任福建汀州府推官(正八品)的。孙元化是在崇祯元年(1628),袁崇焕复出,点名要孙元化襄赞辽省军务时,才得官的。之后,他之所以升迁较快,得益于大学士孙承宗的大力推荐。而这时才是1622年。不过,他们是文官。明朝以文制武,武官的品级虽高,却要听文官的。所以他们俩只是跪拜了毕懋康,对袁野则是一揖到地。

寒暄完毕。孙元化就忍不住开腔了。“毕大人,咱得造火炮啊!火炮的威力可是比手炸弹强多了!”显然,孙元化没有把在一边的袁野当回事。就是闻名已久的千里镜,他也以为是出自毕懋康之手。

毕懋康没有吱声,看了袁野一眼。袁野当仁不让地说:“火炮太笨重,移动不宜。所以只能用于守城。手炸弹好些,攻防兼备。可是,因为是用人来投掷,所以用于攻击还是不太犀利。对开花弹,不知孙大人您了解多少?”

“开花弹?”孙元化有些懵。明朝是有开花弹,可是多是用于地雷。用于投掷,应该是“抛投”,且都是纸质包裹的,也就是仅用于火攻。红夷大炮喷射的都是霰弹,也就是实心弹丸。“这个,开花弹,似乎太难造了!”

“是啊,太难造了!为啥太难造?就是因为炮管是铸铁的,管腔粗糙。开花弹的弹体如果和炮管尺寸差距很小,粗糙的炮管会影响弹丸发射。如果开花弹的弹体比炮管的尺寸差的太多,则会漏气,弹丸发射不远。我师傅得自元末明初的一个传承,是他听说,要想把开花弹的弹丸发射的远一些,需要使用锻造过的炮管。这样的炮管内壁是光滑的,就可以把弹丸发射的更远一些了。但是,锻造炮管实在是太难了。远不如使用‘臼炮’发射开花弹弹丸,即使距离近些,也比红夷大炮喷射霰弹的杀伤率更高一些。毕竟,喷射距离远,只是在威势上占优;可是,战场上讲究的是杀伤率,能炸死炸伤多少人。所以,野认为,对开花弹多费点心思研究,远比造火炮重要的多!”袁野说了一大堆“开花弹”的好话。嗯,这就有点操蛋的感觉了。人家孙元化只是对弗朗机的红夷大炮有研究,对“开花弹”却知之甚少,这岂不是要人家扬短避长吗!所以袁野的这一番话惹得孙元化极度地郁闷。

“开花弹,我听说过。也正如袁大人所说,很不好把握弹体和炮管的尺寸间隙。如若真是袁大人有锻造炮管的办法,那真是善莫大焉!”宋应星说话了。他所研究、总结的都是本土的“祖产”,和孙元化接触的洋玩意有些不同。两人一土一洋,走得不是一个路数。

“请问袁大人,如何等到能锻造的铸铁呢?”这个可不是孙元化很好学,而是,他觉得袁野是在说大话,唬人!

袁野一想,要想收服这个孙元化,不拿出点真本事是不行的,遂淡淡地说:“可锻铸铁吗?也就是白口铸铁,在高温时退火两个时辰,就可以了。低温则需要三个时辰。经过这样的处理之后,就可以锻打炮管了。不过嘛,这个有点太难,并且也不能大幅降低炮管的重量。最好的办法是寻找一种和铁混在一起,既能增加硬度,而又能增加韧性的金属材料。”

“材料?啥材料?”孙元化追问。

袁野可是不想这么快回答。“我现在也不知道,正在寻找。不过,我想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总会有机会找到的。你看那些山石,啥颜色、啥形状的都有,说不定碰到哪一种石头,加入铁中就行了呢!”袁野说完微微一笑,看着孙元化有些着急的脸色。

等袁野说完,孙元化可是十分失望。操,这算啥事啊!碰,是瞎猫碰死老鼠,还是守株待兔。“袁大人说这话,可就给人以云里雾里的感觉了。下官不敢苟同。”孙元化脖子一挺,很是不服气地说。

“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本人不才,就是从小走的路多。见得多,并且问得多。有时是问别人,有时是问自己。也就是看到什么,多想想。多问几个为什么!就像本人制造出千里镜一样。又一次,我无意中捡到一块一边凸,一边凹的水晶片,对着远处一望,居然能放大。所以本人花了半年的时间,就把制作千里镜的规矩弄明白了。”袁野的态度也硬起来了。嗯,我先给你说说千里镜的事,晚会再说其他的。

不料,毕懋康开口了。“初阳,你可能不知,千里镜、火药最佳配比、柱状炸药、手炸弹的制造技术,都出自威霆之手。你可别看他年纪小,又没有读过多少四书五经,他可是很有些称得上是奇妙的想法。”毕懋康随即兜出了实情。他这一开口,孙元化一愣,就他,小小年纪,看上去也不过十六、七岁。可,毕懋康说的言之凿凿啊,没有丝毫的迟疑,并且眼前这半桩子(还没有长成个头)一点也没有受之有愧的样子,事实俱在,孙元化也不能睁眼不看事实啊,只有甘拜下风一途了。

“元化愚昧,还请袁大人不要见怪!”孙元化深深地一揖到地。

“孙大人不必客气。以后咱们在一起共事,还得望你海涵。在下是个急性子,以后有些失礼之处,还请您多加谅解。这样吧,毕大人,我那边要筹建琉璃厂,需要调姜兴盛过去帮忙,你看谁接任粗瓷厂的管事合适?还有,煤焦油的事,既然我不要朝廷一文钱,白送给军备司了。那么,军备司这边是不是应该把煤焦油精炼和储存的事情接过去啊。”袁野催促说。

“什么?柱状炸药和手炸弹使用的煤焦油,是你无偿捐给朝廷的?”宋应星这下不冷静了。

“是啊!这还不算,军备司聘用的工匠,袁大人每人每月都要补助一贯钱啊!要不是大家都这样干劲十足啊!袁大人真乃国之义士啊!”毕懋康感叹说。

“不好意思啊!在下制作的千里镜,自觉给朝廷要的价格有些高。以此表示些歉意。”袁野不好意思地说。

“不高,不高啊!据说有个洋教士带来的一支千里镜,朝鲜国王赏赐了他上千两白银。你这一支才要300贯钱,不多,不多!”孙元化说。

袁野不知道有没有洋教士进献千里镜给朝鲜国王这件事,可孙元化这反应的敏捷劲就值得称道。关键的是,人家附带着证据啊!还有,谁知道这事是真是假,即使有所怀疑,你能去核实吗?就是你有能力去核实,这样做是不是成本太高,你值不值得?袁野认为,孙元化绝对是个聪明人啊!相比起来,宋应星的反应可就要慢多了。他的《天工开物》在量上核实的很准,比如,一亩秧苗可以插15亩稻田,现在仍旧是育秧的标准。所以说,宋应星的工匠气气质多一些,比较务实。

“这样,就由初阳(孙元化)主管火药,长庚(宋应星)主管粗瓷窑和手炸弹,让登翰做你的助手。”毕懋康随即就分配好了任务。

一来到就主管一方,孙元化两人都感到了一股浓浓的信任。

“袁大人最近在忙些什么?”孙元化好奇地问。

“我筹划在滦州地界建一个琉璃厂。孙大人有空可以过去看看。是我和毕登辅在一起搞的。”袁野低调地说。

可是,他说的是琉璃啊!这语气低调,产品高调啊!在明末琉璃还是稀罕物。这个半桩子,要建一个琉璃厂,那绝对是妖孽级的人物了。孙元化、宋应星都不觉一愣。袁野淡淡一笑:“其实,烧琉璃没有什么难的。是洋人有意封锁制造技术,以专营垄断利润。等我这个琉璃厂一问世,琉璃制品就是白,白,白银价了。”袁野差点没有把白菜价说出来。不过,白银价也确实有些太高了。只不过他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词。

“白银价!袁大人可又要发大财了!”孙元化有点酸酸地讽刺的味道。

“只不过,就和景德镇的瓷器一样,能称为极品的不多。我说的是极品的价格。一般的吗?也就是比好一点的瓷器差不多。”袁野回过头来解释说。尼玛,弄出来一身汗!看来,以后的语速不能快了。袁野暗暗地告诫自己。

孙元化狐疑地看了看袁野。嗯,这个小半桩子肚子里还真有点物件。看来,他弄出来的那几样物件,绝对不是懵的。可是,他的学问是从哪里来的呢!连西洋人都超过了。道家真的出了这么一个大师。“冒昧问一句,袁大人师从哪位大仙?”

袁野早就准备好了,一定有人会这样问他的。毕懋康人比较忠厚,一直没有追问他。“本人的师从有些乱。有道家的,也有墨家的,还有农家的,医家的,法家的,兵家的都有,有的是人,有的是书。我呢,年纪小,爱玩,爱试,爱把几家说的混在一起看。这么说吧,主要是我自己想的。当然,我是站在那些大师、宗师的肩头想的。我这人,可能是因为这,命太硬了,不但父母早年见背,传我知识的那些隐身于山林的大师、宗师也都不久仙逝了!就连养我大的师傅,也在三年前舍我而去。我心中常常为此自责啊!所以呢,我立志要在此生让他们的技艺扬名于世,不失去传承。”袁野说到这里,眼睛有些红红的,滴下了几滴清泪!只是刚刚地他拿了一块方巾,擦了一下眼睛。袁野这说谎话的功夫越来越炉火纯青了。你看,这多干脆啊!师傅,都死了!并且师傅们都还是隐身于山林的。再有,大都是自己想的!混合杂交成的!让人想追根求源都不可能。

孙元化闻听此言,一阵恶寒,他可是带着徐光启交待下的任务来的。这一下,连窗户都堵死了,别说门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